[返回索引页面]

第二坦克学校驳斥吴辅仁的反动谬论

日期:1957-7-27 作者:[待确定]

最近几天,第二坦克学校连续举行二百多人的反右派辩论大会,驳斥学术研究系助理员吴辅仁妄图“取消党对军队领导”的反动言论。

吴辅仁要取消党对军队的领导

吴辅仁取消党对军队领导的谬论,有三个方面:

第一,他认为军队的党只能代表党员的利益,不能代表全体军人的利益,他提出成立“军人代表大会”作为军队的最高领导机关和权力机关;有关作战方案、战斗部署等重大问题,均由军人代表大会产生的常委会讨论决定。

第二,他认为军队不应该由党领导,而应该交给政府领导,理由是“军队是人民的军队,不是共产党的军队”。还说“因为国民党掌握了军队,人民才组织军队(解放军)打国民党,因此把军队归共产党领导,是值得考虑的”。

第三,他提出所谓“保持共青团独立性问题”,他断定说:团在组织上不应该属党领导,而应该自己有一套自上而下的机构。他认为军队里规定一般的团支书由党支委兼任是不对的,此外,他同意“教授治校”,同意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联合通知就是“以党代政”。

吴辅仁痛恶反右派斗争

全国范围展开反右派斗争后,他说校内同志批驳储安平的“党天下”谬论是侵犯人权,违犯宪法。他对葛佩琦的“六亿人民包括反革命”的说法表示“值得研究”。还向小组的同志声明说“如果把右派言论当作政治问题看,那我就不参加讨论”。有人贴大字报驳斥他的论点,他就污蔑领导上纵容别人故意“搞他的名堂”,并撕下大字报。反右派斗争更加深入后,他就要求领导上调他到别处学习,企图逃避。

谬论遭到驳斥

吴辅仁的谬论和他的恶劣态度,激起广大群众的愤怒,纷纷要找他辩论。校党委从7月20日起,连续召开了几次大会,到会的同志都指出吴辅仁的目的是要取消党对军队的领导,使军队变质、瓦解,不再成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并指出了吴辅仁的这种论点是来自他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立场。所有发言的人都一致表示:要粉碎吴辅仁的阴谋,为保卫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而斗争。

刘大勇说:吴辅仁的“党只能代表党员的利益,不能代表全体军人利益”,完全是恶毒的污蔑,他说:“我不是党员,但我觉得党完全能代表我的利益。”他质问吴辅仁:你见过或听过哪次党的会议只是讨论党员的利益?你见过或听过哪个党的组织只是教育自己的党员为党员个人的利益奋斗?他说:“董存瑞、吴运铎他们有的牺牲了,有的残废了,难道他们是为党员个人利益奋斗吗?”“全国人民团结在党的周围,不正是因为党是全体劳动人民利益的真正的代表者和捍卫者吗?”支连柱以“必须保卫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为题发言,他说:“我们人民解放军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永远是在工人阶级先锋队——共产党领导下,为了保卫祖国建设与世界和平而奋斗的人民军队,谁要想动摇党对军队的领导,我们就坚决与他斗争到底!”商为东说:要保证我国的社会主义方向,就必须有强大的军队,这支军队没有最先进阶级的政党——共产党领导,就谈不到保卫社会主义,因为只有共产党才能坚决保证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商为东说:吴辅仁要党“把军队交给政府”的提法,是一种污蔑和对事实的歪曲。他说:难道我们军队不是政府领导的吗?吴辅仁的本意,究竟是要把军队交给什么样的政府领导呢?交给与党对立的、不执行党的路线的反动政府吗?商为东说:吴辅仁的恶毒主张,是要使党丧失进行阶级斗争、保卫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力武器,使人民政权失去自己的主要支柱,使资产阶级右派分子的阴谋得逞,让资本主义在中国复辟,美蒋反动派卷土重来,而千百万的人头将要落地!

在辩论会上,许多同志也斥责了吴辅仁歪曲党、团正常关系,取消党对团领导的谬

论。

群众乘胜追击

吴辅仁的论点被击破,他看“形势不利”,便企图蒙混过关,在会上假惺惺地作了检讨,给自己扣了“是立场问题”“作了右派应声虫”等帽子后,又说他的错误是由于用了教条主义看问题的方法造成的,是“超阶级的看法”,并且声称他虽然有错误但却是出于“一片好心”。群众立即撕破了他的假面具,有人质问他:“你公然提出分裂党和人民、分裂党和政府、分裂党和团,取消党对军队的领导是什么样的好心?”“你要党下台,叫谁上台?”“把我军和国民党军队相提并论是什么意思?”

在24日的会上,吴辅仁又作了第二次发言。同志们指出他不是什么检讨而是继续充实论据,迷惑人们视听。有人提出要他交代在合作化高潮期间他给中央负责同志的信中写了些什么。有人开始揭发他一贯对党不满、煽动某些人反对领导的活动。斗争在继续中。

——原载《解放军报》1957年7月27日,原标题为“第二坦克学校驳斥吴辅仁取消党对军队领导的反动谬论”

[返回索引页面]



Copyright (C) 2024 Marxist-Leninist-Maoist.
Permission is granted to copy, distribute and/or modify this document under the terms of the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 Version 1.3 or any later version published by the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with no Invariant Sections, no Front-Cover Texts, and no Back-Cover Texts. A copy of the license is included in the section entitled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